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-官网
公司电话:0913-8125580
联系人:彭韩月
地址: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朝阳大街与民主路十字向南200米渭南秦腔剧团戏曲舞蹈传习中心二楼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
网址:http://www.sxkzxt.com

魏晋娘炮之风带来的悲剧

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 孔子学堂 >> 陕西孔子学堂 >> 详细内容

魏晋娘炮之风带来的悲剧

发布时间:2018-09-09  浏览:902次  字号:  

     魏晋有位白面书生,经常饿了就上街找吃,但他上街找吃的方式和别人不同,他不是真的逛街买菜下馆子,只要坐在车里摇摇扇子,他就有得吃,这是什么原因呢?因为他每一上街,就有女人给他吃的,可谓靠脸吃饭。

安仁至美,每行,老妪以果掷之满车。

——《语林》


    没错,说的正是红唇皓齿、貌美如花的潘安。潘安由于相貌过于出众,面容清秀俊美,神态风度翩翩,引得无数女子对他朝思暮想,每次他只要一出门,驾着车在路上出游,所有女的都会立马放下手中的活,或从窗户或从门口纷纷探出头来观望他,而且不只是少女或者妇女们对他如此着迷,老妇人们更是难以自控,一看到潘安就立马将家中新鲜的水果统统搬出来,全部往他的车里丢,因此潘安每次只要一出门,回家的时候都能装满一整车的水果,这就是成语“掷果盈车”的由来。



魏晋时代,男子都流行“敷粉”“施朱”“熏衣”“好妇人服”,用白话来说,就是涂粉底、描胭脂、喷香水,穿女人服饰、学女人步态……这是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配。

这样的男子,光是史书记载的,就难以计数,什么潘安、何晏、谢玄、王戎,乃至大名鼎鼎的曹植、王羲之……等风流名士都位居其中。《木兰诗》中写道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,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格外沉重的年代,中国出现了自秦皇统一以来第一次长期分裂的局面,政局动荡、 战争频繁、人心不定,知识分子在历史最需要他们的时候,选择了逃避,隐匿山林乐于清谈,不问苍生无所事事,例如竹林七贤里面七有五六都是小白脸,没有一个有阳刚之气。国家动乱,国破家亡,内忧外患,而最应该担当起历史责任的男人,却躲在竹林里,做诗词歌赋,玩胭脂俗粉,搞琴棋书画……

结果可想而知,当北方的各路少数民族,一路南下,西晋偌大国土竟然无一人有缚鸡之力,造成“五胡乱华”的乱局,统一的中国再度被分裂成十六国。魏晋的娘炮文化,本质是一种逃避责任、缺乏担当的戏子文化与懦夫精神,流毒深远,对历史产生了极坏的影响,直至隋唐乃至宋明,都仍然受其流弊影响。赵宋王朝终其一朝,重文轻武自我阉割,大丈夫没了理想和志向,变成好男不当兵,好铁不打钉,天天寻章雕句,手无缚鸡之力,直至最后崖山一役,华夏连续数千年的文明,在赵宋一朝彻底断裂。

抵制娘炮之风   挽救文化之哀

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,“英雄枯骨无人问,戏子家事天下知”,今天的“小鲜肉”、“伪娘”又造起了势。“油头粉面A4腰,矫揉造作兰花指”,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“小鲜肉”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。当越来越多的“娘炮”及其言行刷屏霸屏,成为一些人热捧、哄抬的对象,这种娘炮文化又开始腐蚀社会,人们对这种病态审美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。

9月6日,新华社评论员发表《“娘炮”之风当休矣! 》的文章,文章指出,当下流行的“娘炮风”,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“人设”。娘炮”不是一天养成的,它是“颜值消费”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,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。

文章评论称,凡事都应有度,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——不是审美,而是“审丑”。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,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。


上一篇: 《延禧攻略》不只是一部剧
下一篇: 【说红楼】贾母的智慧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陕西儒家文化传播中心有限公司-官网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0913-8125580